改革似乎已成涨价代名词
发布时间:2013-04-13|作者:栏目:行业管制动态点击:

改革啦!涨价啦!

一元

这是改革的时代。领导不言必称改革,那是水平不够;官员不高举改革大旗,那是不懂政治;专家不论证改革,那是保守落伍;媒体不宣传改革,那是缺乏新闻敏感;百姓茶余饭后不聊改革,那也是OUT了!

但笔者也注意到一个非常奇怪的现象:官员阶层所谓的改革,和平民百姓所谓的改革,往往大相径庭。

比如价格改革吧。在百姓们听来,改革似乎已经成了涨价的代名词。

铁路改革了,要涨价,刚刚挂牌的铁路总公司的董事长、原铁道部部长盛光祖先生说了,“铁路现在平均票价偏低”,“既然是企业了就该市场化经营,票价应与市场对接”,发改委领导随即遥相呼应,“中国铁路总体效率较高”,意即只有价格没到位了,下一步如何“改革”几乎已经呼之欲出;汽油改革了,已经涨价,国际市场上涨咱也跟着涨,国际市场上落咱就逆势涨;天然气要改革了,也要涨价,所以很多地方的市民排队购气,即使发改委官员出来说“不会这么不顾及民生”,老百姓也不信——眼前事实就是长春、无锡等地已经涨了,天津、苏州等地马上也要涨,不是小发改委不给大发改委面子,人家解释是“国家不统一涨,但没禁止地方自己涨”——多艺术的说法呀;电呀水呀也要改革了,还是要涨价!这不,北京的出租车据说也要改革了,有关部门正在抓紧制定调价方案。

媒体消息,北京市出租车起步价将由10元涨到15元,每公里收费由2元涨至2.4元。据说,这就是政府有关部门为了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调研时的指示,为缓解北京“打车难”而采取的具体措施。

这真是让人无语。

堂堂首都,多年解决不了一个市民“打车难”的问题,拒载、宰客、黑车严重,高层领导多次过问也无济于事。在最近一项全国出租车质量评比中,北京竟然只列第38位,这让自我标榜为“首善之区”的北京颇为尴尬。

记得十多年前,媒体就曾经密集批评过北京出租车,有篇名文叫《北京出租车黑幕》,以长篇纪实报道形式揭露了北京出租车管制和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引起了最高层领导重视,并做了批示。

结果如何我们都看到了——至今毫无改进,甚至黑幕更黑、问题更多。但我们也已经麻木,连抱怨都不想了——危害更大的腐败咱都忍了,打车难、出租黑幕有什么不能忍的?

本次国家领导人在北京调研,就选择了出租车这个广为市民关注而又问题重重的行业。但遗憾的是,参与座谈的代表没有涉及到出租车问题所牵涉的所有主体。

首先,有关部门安排的是到出租车公司——祥龙公司调研。出租公司,是目前北京出租车市场里的最大获益者(不算政府主管部门的话),他们的意见,自然是维护现有格局不被打破,甚至还要固化这种利益格局,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收益——他们能在座谈会上说什么就可想而知。

其次,座谈会的发言者是出租车司机。这更代表了“群众”。但大家也知道,虽然司机们都痛恨公司对他们的压榨(说实话,比万恶的资本家压榨得都狠,资本家还是提供生产资料让工人干活呢,北京的出租车公司甚至连买车钱都让司机自己出,每月还要收司机巨额份儿钱,仅是因为公司掌握出租经营牌照!所以司机们累死累活一天跑十多个小时,都是为公司那些大老板们创造价值——不仅仅是剩余价值,连司机们的一部分维生费都要拿走,所以司机们才怨声载道),但司机们毕竟要靠出租车公司活着,他们被选来参加座谈,也不能说现行管理体制不好,要求自我经营权;也不能批评公司,要求减少份儿钱,那样不是砸自己饭碗吗?而只能提“北京出租车价格太低、几十年不变、不够油钱”之类意见。

涨价固然漠视、损害了消费者利益,但起码能让司机们多挣点不是?——假如出租车公司不再借机提高份儿钱的话?至于打车难的真正受害者——消费者们,就只能继续被牺牲着了!想想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从来都是底层的人互相掐来掐去的,既然动不了上层的利益,那就动比自己更差的吧,自己活着最要紧呀。

于是,“择其善者而从之”,有关部门也行动了,先是在市区增划了几个“出租车停靠区”,方便市民打车;然后就是这次的出租车调价!——涨价好哈!涨了价司机们不就有精神跑了吗?高峰期、雨雪天不就出来了吗?不就不用拒载、宰客也能赚钱了吗?何况,这样的措施也符合市场经济原则啊!用价格杠杆调节市场供需嘛!

反过来我们再想想,假如这次北京出租车调研,出席座谈会或者征询意见的对象包括打车的市民,或者是撰写《北京出租车黑幕》的记者王克勤,或者是深入研究过国内外出租车行业管制的余晖等专家学者,包括笔者这样的观察者,那会提什么样的意见?打破垄断放开出租车市场准入?取消出租车公司罪恶的“份儿钱”?批评有关部门的渎职、懈怠甚至同流合污?

于是,我们等来的,就是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调价方案”;于是,我等毛头百姓,就只能等着涨价。

或者有人说——其实是有关部门说,还要搞听证会呢!那你以为参加听证会的会是什么人?你再告诉我,国外的咱不知道,国内的涨价听证会,有哪个是被听证者们否决了的?不信你再等着看天津等地的天然气涨价听证会会出什么结果吧。

但笔者敢保证,有关部门就是把北京出租车价格再提高些,提到起步价100元,每公里收费10元,也不可能根治北京的打车难问题!只会导致黑车更加泛滥、牌照更加昂贵、政府管制权力更加炙手可热!真到那时,俺也许就不用再枉费唇舌讨论这阿Q革命式改革了,俺也开黑车赚钱去。

我们不是一概反对涨价。既然价格由市场决定,自然有涨有落。可问题在于,我们的涨价是市场决定的吗?是在充分竞争或高效优质的情况下决定的吗?该涨的涨了,该落的落了吗?这价格的涨涨落落到底是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决定的呢,还是看得见的政府之手决定的?

目前我们的价格体系存在两个致命弊端:一是政府管制过度,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约谈价”(非法律、法规明文规定,但在价格管制的实践中却真实存在着,比如众所周知的方便面、茅台酒价格管制)过多,严重扭曲了市场,导致了价格错位和混乱;二是开放不足,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受到严重制约,甚至存在众多行业、地区的寡头垄断、行政垄断现象,导致市场规律不起作用,垄断价格普遍存在,如广被诟病的金融、电信、航空、电力、石油等等领域,以及若干行政“定点”的业务领域,如消防、救援、车检等等。

所以,如果我们是真改革,是真要按照市场经济原则理顺价格体系,就应该从根本上着手解决上述两个问题。解决的方法其实也很简单,不外乎一是政府放权,让“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二是开放市场,取消市场准入限制,统一行业政策,让所有资本、所有企业平等竞争,让市场规律起作用,通过充分竞争、供需博弈形成市场价格。这除了会削减政府权力、消灭垄断利益,操作起来应不困难吧?

遗憾的是,我们的“有关部门”,在操刀价格体系改革时,对上述两个弊端鲜有触及,而无一例外、义无反顾地走上了涨价之路。多么显而易见:还是政府权力、垄断利益比百姓利益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