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7日,由中国政府管制研究院举办的“管制前沿论坛”(总第53期)在云上开讲。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常任)副教授,校特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产业经济系主任,反垄断与竞争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居恒作了题为“反垄断案件与经济学”的线上学术讲座。

首先,居恒老师指出,反垄断案件的核心在于探究其中“排除、限制竞争的效果”,反垄断案件分析涉及诸多“因果关系”问题,必须结合特定商业环境、商业行为、经济学工具,来对调查证据进行合理性分析。
接着,居恒老师为大家展示了目前经济学领域对于“纵向价格协议”、“排他性行为”与“限定交易行为”等问题的认识,并通过具体案例,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在反垄断执法过程中应该如何对涉及以上问题的案件进行经济学分析。在谈到“纵向价格协议”时,居恒老师对“扬子江药业纵向价格协议案”展开了损害分析与合理性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对RPM是否应该采取“原则性禁止”这一问题的看法。在谈到“限定交易行为”时,他强调此类问题没有“一般理论”,因此必须具体案件具体分析,以“伊士曼案”为例,对该案进行判罚的经济学依据在于:伊士曼通过与大客户签订含有“最低采购数量”加“照付不议”等条款的合同,锁定了价格敏感程度较高、需求稳定且订单规模较大的大客户需求,导致市场竞争仅存在于小客户市场中,从而阻碍了竞争,最终损害消费者利益。
最后,居恒老师为大家讲述了他对“食派士限定交易案”的经济学分析,他强调,在对平台市场商业模式进行讨论时,分析其网络效应是必要的。

本次论坛邀请到来自江西财经大学的陈剑老师、复旦大学的伏啸老师、中国政法大学的许恒老师等(姓氏拼音首字母为序)校外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

论坛由我院数字经济与反垄断监管研究部部长甄艺凯副研究员主持,研究院副院长王岭研究员与我院师生及学界同仁共60余人参加了本次线上论坛,并就相关问题与居恒老师进行了沟通交流。
本次论坛系我院数字经济与反垄断监管研究部组织的首场学术报告。本研究部专注于反垄断与数字经济监管领域的理论研究,并致力于为实践提供可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