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分析和价值相关性及监管对策
发布时间:2008-12-30|作者:赵敏等栏目:课题成果(应用)点击:

[摘要]

● 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

● 无形资产的价值与公司的业绩有关

● 上市公司应利用证券市场有效地管理、经营无形资产,通过证券市场的放大作用,提升无形资产价值,并进而提高企业价值的监管对策。

浙江财经学院赵敏教授主持完成的省社科规划基地课题《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和会计政策及监管研究》,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分析及无形资产价值相关性的实证研究,提出了监管对策。主要观点如下:

一、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分析

本次抽取的4个行业共129家上市公司,它们的无形资产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如表1、表2、表3、表4,从4个行业看,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呈递增趋势:医药行业33家公司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4.99%上升到2007年的5.13%,增长0.14%;电子行业14家公司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43%上升到2007年的5.77%,增长3.35%;金属、非金属行业39家公司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1.59%上升到2007年的2.99%,增长1.40%;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42家公司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重由2005年的2.27%上升到2007年的3.73%,增长1.46%。无形资产呈现出明显的行业特征:以2007为例,医药业、电子业的无形资产比重均大于5%,明显高于金属、非金属业和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这也符合通常人们认为的医药、电子业的技术含量要高于金属、非金属业和石油、化学、塑胶、塑料行业。

1.无形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例低

与2001年全国上市公司无形资产抽样统计的比重2.3%相比,4个行业的无形资产比重均高于全国水平。这可能与2001年抽样的行业多,公司多,从而平滑了无形资产的比重有关。与国外企业无形资产50%-60%的比重相比,却相去甚远。2007年这4个行业的固定资产总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分别为医药业24.7%、电子业18.14%、金属及非金属业44.37%、石油及化学等业39.22%,远远高出当年的无形资产比重5.13%、5.77%、2.99%、3.73%,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尚未占据应有的重要地位。这其中既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重有形资产轻无形资产的观念有关,也与我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计量范围的规定有关,加上我国制造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大量使用固定资产生产产品是主流,因而无形资产的比重现对较低。近几年,上市公司也开始重视无形资产的应用,投入研发的经费在增加,国家也出台了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创新的政策,在税收上也给予优惠的政策,如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我国会计准则对无形资产的核算范围过于狭窄,列入会计核算的无形资产有: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软件等,无形资产种类少,使得许多对企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无形资产如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与客户的良好关系、管理人员的能力、优秀的企业文化,游离于财务报告之外,从而导致在上市公司财务会计报告中无形资产价值低,土地使用权所占的比重大等现象。如果剔除土地使用权,我国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比例更低。

2.无形资产内部结构比例不尽合理,土地使用权占据极大比重

从无形资产项目构成看,相比2001年的全国抽样水平,本课题研究的4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增加了软件、各种使用权、人力资源、其他等项目,这4个行业的无形资产项目按比例由大到小排序是:(以2007年为例)

医药行业无形资产项目排序:土地使用权、专有技术、商标权、软件、专利权、特许权、其他、各种使用权。

电子行业无形资产项目排序: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有技术、专利权、软件、特许权、其他、各种使用权。石油、化学等行业无形资产项目排序:土地使用权、商标权、专有技术、专利权、软件、特许权、其他、各种使用权。

从无形资产内部结构比例看,这4个行业的共同之处是土地使用权占了非常大的比重,除了电子行业2006年、2007年土地使用权的比重分别为34.81%、47.27%,其他3个行业的土地使用权占无形资产的比重均在75%以上,也就是说,无形资产中超过3/4的是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在无形资产总额中占了极大的比例,且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些比例达到2001年全国上市公司抽样调查比例33.2%的2倍之多。这种现象与这几年很多上市公司的“圈地运动”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多地少,土地成为稀缺资源,且增值速度远远快于其主业的增长,各企业只要有资金实力,不管是否需要,竞相圈地,伺机再卖或囤积土地赚钱。造成全国主要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即使在面临全球金融危机之时,象杭州等著名城市的房价仍旧在高价徘徊。从表12—表15中可以看出,以2007年为例,拥有土地使用权的公司数均在90%以上,绝对领先于其他一些无形资产项目,其中医药业33家公司中有32家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占了96.97%;电子业14家公司中所有公司均拥有土地使用权;金属、非金属业36家公司中有34家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占了94.44%;石油、化学等业42家公司中有38家公司拥有土地使用权,占了90.48%。取得的土地会增值,但土地本身不具有技术含金量,并且通过每年的摊销其价值会减少;土地一旦使用,建造房屋等,土地使用权的价值就转为建造房屋的生产成本。因此,从本质上看,土地使用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无形资产,而通过圈地取得的土地使用权更不是提升真正意义上的无形资产价值的渠道。本课题组认为,考虑到土地使用权的特殊性,将其从无形资产中剥离出来单独立项进行核算较为妥当。

3.无形资产项目呈现行业的特征

尽管各无形资产项目的分布极不平衡,但不同行业无形资产项目也显示出了不同的行业特征:

通常认为,医药行业的药配方等专有技术应该比较多,从我们抽样的33家公司看,有28家公司拥有专有技术,除了土地使用权外,各种药品等专有技术占无形资产比重位列第2位,也证实了一般的常理。医药业的软件比重虽然低,但拥有的公司数却有25家,占了75.76%,说明医药业的大多数公司在软件方面的投入还是舍得花钱的。

电子业的商标权、专有技术占无形资产比重位列第2、3位,14家公司中全部拥有土地使用权,拥有软件的公司有11家,占了78.57%,拥有专有技术的公司有7家,占了50%,商标权虽然金额比重位列第2位,但只有2家公司拥有。

金属、非金属业的矿产开采权的金额比重仅次于土地使用权,34家公司中拥有矿产开采权的有12家,占了33.33%,符合该行业的特征。

石油、化学等业除土地使用权外,该行业公司拥有软件24家,占了57.14%,专有技术23家,占54.76%,金额比重位居第2、4位。

综上所述,上述4个行业拥有软件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位居无形资产各项目前列,分别位居所在行业的第2、3位。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购买、订制、使用软件,软件的种类不再局限于财务软件,有些公司还拥有教育软件、特定项目的管理软件等,为上市公司的管理提供了现代化的手段,拥有软件的公司家数呈上升趋势,这为公司竞争力的提高增加了有利条件。4个行业拥有的专有技术也占据了较大的比重,说明这些制造业行业各有自己的生产技术、诀窍等,也是这些公司能在本行业立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4.特许权比例极低,上市公司特许经营意识淡薄

由于抽样的4个行业的上市公司,均是属于大类的制造业,特许权占无形资产的比重极低,特许经营意识比较淡薄,以2007年为例,医药、电子、金属非金属、石油等业的特许权比重分别为0.38%、0.39%、0、0.002%,远远低于2001年全国抽样水平的61%,拥有特许权的公司数也极少,家数分别为3、3、0、1,说明特许权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特许权常常与著名品牌及特殊的技术、渠道等相关联,这从总体上也说明这4个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缺乏全国有较大影响的上市公司与著名品牌,利用特许权进行品牌输出和资本经营的意识与实力还较欠缺。

5自创无形资产投入少

我国原有的无形资产会计准则对自创的无形资产在形成无形资产之前均作为发生当期的费用,这种计量方式直接影响很多公司投入研发的积极性。而新的无形资产准则对自创的无形资产投入的研究开发费用分成两部分: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对于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开发阶段的支出,同时满足(1)完成该无形资产以使其能够使用或出售在技术上具有可行性;(2)具有完成该无形资产并使用或出售的意图;(3)无形资产产生经济利益的方式,包括能够证明运用该无形资产生产的产品存在市场或无形资产自身存在市场,无形资产将在内部使用的,应当证明其有用性;(4)有足够的技术、财务资源和其他资源支持,以完成该无形资产的开发,并有能力使用或出售该无形资产;(5)归属于该无形资产开发阶段的支出能够可靠地计量时,才能确认为无形资产。由于新的会计准则是在2007年开始执行,为此我们统计了抽样的4个行业上市公司2007年资产负债表中“开发支出”的数据(2005年、2006年没有“开发支出”的数据),结果显示:2007年医药业33家公司中有11家公司有“开发支出”项目的金额,占资产总额的0.23%,电子业14家公司中有2家有“开发支出”项目的金额,占资产总额的0.13%,金属、非金属业36家公司中只有1家黄河旋风(600172)有“开发支出”项目的金额,占资产总额的比重接近0,石油、化学等业42家公司中家威远生化(600803)和兴发集团(600141)2家公司有“开发支出”项目的金额,占资产总额的0.0037%(表16)。从2007年统计的结果看,即使实行了新的会计准则,对研发支出的计量作了新的规范,但这4个行业投入自行开发的无形资产仍旧是金额少、比重低,研发的积极性严重不足,企业创新能力欠缺。公司自己研制开发少,说明上市公司无形资产中的自有技术含量偏低,对研究开发投入较少,不利于持续发展与竞争力的提高。

6无形资产信息披露不规范

关于无形资产会计信息披露是近年来理论界关注的一个焦点。葛家澍(2004)认为,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不对称性导致的经济后果是“极度的信息不对称性的信息缺乏信号传递功能和缺乏透明度。……。留给投资者一种浑浊、最小的、不充分的和缺乏透明度的信息”。这种“无形资产信息披露的缺乏将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及企业价值的低估”。会计目标应该是向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传统的财务会计报表只考虑了一个企业按照现行会计准则可以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无形资产历史信息,而未能按照未来经济利益来计量和披露无形资产。会计实务的此种现状严重扭曲了财务报告的有关信息,从而误导投资者对公司价值判断和相应决策。即使计量困难,也不应该成为表外信息披露的障碍。因此,如何在表外充分披露包含无形资产价值的信息成为当前理论界应当解决的问题。从我们抽取的4个行业的上市公司中,对无形资产取得的渠道、无形资产摊销、减值的信息很少有公司披露,无形资产按多少年份摊销,减值是怎样形成的等这些信息的缺失,对广大信息使用者来说,是一种信息的不对称,最终会误导信息使用者的相关决策。

二、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实证研究

对于假设的验证:

假设1:同一行业中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本文采用净利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同。

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医药业的结果说明软件对净利润呈显著正相关,影响公司业绩较大,专有技术和土地使用权与净利润的关系并不显著,所以它们对净利润没有太大的影响。电子业和金属、非金属业中土地使用权对公司业绩(即净利润)的影响呈正相关,要大于专有技术和软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并且三个解释变量能很好的解释净利润这个指标;从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2007年的回归结果来看,同样说明了拟合优度较理想,但结论与前面两个行业正好相反,专有技术和软件对公司业绩(即净利润)的影响呈正相关,它们对净利润的影响要大于土地使用权。不同的行业都有各自的行业特征,所以这样能很好地验证假设1的结论,在同行业中不同类别的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不同。

假设2:不同行业中同一类别的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本文采用净利润指标)之间的相关性不同。

从回归的结果来看,土地使用权在电子业和金属、非金属业的中对净利润的影响与它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和医药业中对净利润的影响是不同的,土地使用权在电子业和金属、非金属业中与公司业绩呈正相关,而与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和医药业没有多大的影响;软件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正好与土地使用权相反;专有技术仅在石油、化学、塑胶、塑料业对净利润有显著的正相关性,能影响公司业绩。这说明即使是同类别的无形资产在不同行业中对公司净利润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所以同样验证了假设2的结论,不同行业中同一类别的无形资产与公司业绩之间的相关性不同。

三、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监管对策

企业的价值不是各种资产价值的简单加总,对各种资产的结构优化与有效使用,特别是正确地利用无形资产,将会产生1+1>2的效果,从而大大提升企业的价值。

1.上市公司应加强无形资产的宣传传播

证券市场是一个其他媒体难以比拟的传播市场,具有强大的广告效应。不论是证券投资者和一般公众,每天几乎都要数次主动或被动地从各大媒体中接触到证券市场信息和行情,身处证券市场中的上市公司如果利用得当,则可对企业与产品信息的传播、投资者和消费者的沟通、企业形象的提升、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能力的培育、企业与品牌价值的增值和最大化产生巨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上市公司应充分利用证券市场的特殊传播功能,广泛宣传企业,通过证券市场的传播,有效输送公司的经营理念、新产品的开发、公司的形象等。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既宣传了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同时又叫响了产品的商标,有利于加速企业良好形象的树立、商标和商誉等无形资产的培育和增值。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同时配合运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途经和手段来广泛宣传企业产品与良好的服务,可以获取公众对企业与产品的了解、信赖和兴趣,达到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品牌形象,培育和增加无形资产价值,化无形资产为有形的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2.上市公司应重视研究开发的投入,合理确定研究开发支出

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自行研制开发的极少,这里有会计准则规定的原因,也有上市公司片面追求短期效益减少自行开发投入的原因。自行研究开发往往周期长,有否效益又很难确定。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了上市公司对自创无形资产投入的不足。目前,国家为了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在研发上多投入,新的无形资产准则对内部研究开发形成的无形资产,研究支出计入当期损益,开发支出符合条件的,计入无形资产成本;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上市公司投入研发经费的积极性。在税收上也给予了优惠政策,如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同时,应改进单纯以利润作为考核上市公司业绩指标的做法,虽然目前考核上市公司的业绩除了有利润指标外,还增加了如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市盈率等指标,但这些指标的计算均与利润有关,这就使得公司管理当局会想尽办法,利用各种手段调节各期利润,以达到其所需。

培育、创新无形资产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上市公司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有利于无形资产的积累与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3.上市公司应完善诚信机制,促进信息的自愿披露

上市公司之间的竞争,最终是信誉和品牌的竞争,而品牌又是由信誉凝聚而成,一个企业如果失去了信誉,就等于失去了客户、信贷市场和商品市场,从而失去了持续发展的基础。信誉就是企业对社会、对市场、对客户的承诺,承诺的可信度要接受利害相关者的评判,要接受时间的考验,而取得广泛认同之后,信誉会变成企业的财富,被认可的品牌会招揽更多的客户,良好的商誉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目前融资渠道不畅,与上市公司缺乏诚信有一定的关系。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提供不符实际的虚假报告,隐匿一些重要的信息等,是会计诚信的一种严重缺失,最终会导致投资者以及公众对这些造假会计信息的公司失去信心。纵观历史,大凡成功的企业,都以诚信作为企业取胜的法宝。晚清时期创办的杭州胡庆余堂之所以声名卓著,与北京同仁堂并驾齐驱,也在于遵循“诚信为本”,取信于民。胡庆余堂的“真不二价”,“戒欺”等诚信戒条,至今仍是企业立身之本。

上市公司应加大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力度,自愿披露会计信息。现有上市公司对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基本上属于消极被动披露,主要是满足法律法规的规定或证监会的要求,如无形资产的信息披露,着重各明细项目的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减值及其来源,有的甚至来源项目都不清楚,而各明细项目中,尤以土地使用权为主,近几年则增加了软件等无形资产,但所占比重较少,而对于公司在无形资产投资、开发、交易及商标、品牌方面与其他公司发生的纠纷等方面的信息几乎未反映,会计准则、制度也没有强制性要求,上市公司避重就轻按要求消极披露,这样就导致某些上市公司对信息该披露的不披露,股东和公众无法全面详细了解公司的状况,了解的信息也不是直接来自于上市公司,无法促使管理当局规范管理无形资产。只有等到公司违规了、被查出不该隐瞒的事实,才公诸于众,造成企业与公众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制定无形资产信息的披露细则,规范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信息披露行为,变消极披露为自愿积极的披露。

4上市公司应注重投资者关系管理

投资者关系管理也是上市公司潜在的无形资产。“投资者关系管理”(Investor Relations Management ,简称IRM)主要是指上市公司有效地利用财经传播和市场营销手段,把与本公司相关的信息准确、及时、主动地与投资者双向交流,实现公司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对称,促进公司价值的最大化,从而实现投资者价值的最大化的战略管理行为。投资者关系管理的工作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上市公司中报、年报等相关信息的披露都属于IRM的工作范畴。与非上市公司不同的是,上市公司要建立一个专门的体系来维护投资者的利益。目前我国大多数上市公司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仅仅满足于每年的股东大会及临时股东大会,或相应的年度报告、中期报告的披露,除此之外,很少与投资者进行沟通。大多数的投资者也很少有这方面的意识。这就使得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信息不对称,从而导致了亿安科技、银广夏、猴王事件的发生。2003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制定了《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指引》,引导上市公司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中石化、宝钢股份、东风汽车等公司在实施投资者关系管理方面为上市公司作出了表率。

5.上市公司应适时进行无形资产的评估

上市公司对现有的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可以明确上市公司现有无形资产的价值,特别是一些自创的商标、品牌的评估。虽然目前我国会计制度明确自创无形资产的价值及评估值在不转让的情况下,不能入账,但这些无形资产通过使用,其价值已存在,并且有了较大的知名度,适时地对这些无形资产评估,利用发布公告的形式或宣传企业时公示,有利于广大投资者和社会公众了解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真实价值,从而了解公司的整体价值。

6上市公司应有效管理无形资产,加强无形资产经营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某一项无形资产的确认有取得、使用、摊销、出售及到期转为费用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单从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看,将会越来越小,最终将变成零。但是上市公司如果对无形资产进行有效的管理,不仅账面价值不会变小,还可以增加无形资产的收益,从而提升企业的价值。

上市公司创出品牌、商标、商誉、专利等无形资产后,应加强无形资产经营,运用资本经营的思路、方法和手段,使无形资产的效益得到有效放大和充分利用,如北京同仁堂通过上市,借助资本市场进行资本运作,使资产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总资产接近30亿元,总市值高达90余亿元。同仁堂的无形资产得到了量化和最大限度的增值。在特许权经营方面,可以采取投资入股、加盟等手段,对外输出无形资产,从而既可以以无形资产创造经济效益,又可以在使用中提升品牌商标的知名度和企业形象,促进企业竞争力提高和持续发展。

送:浙江省上市公司办公室

课题编号:07JDGZ10YB

课题名称: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和会计政策及监管研究

最终成果名称:上市公司无形资产的行业特征分析和价值相关性及监管对策

课题组主要成员:朱黎敏、权艺卿、裘华鸣

项目负责人签字:赵敏